Language
繁體
简体

學習分享

2022四期教育「成佛有你」全球徵文作品欣賞 潘宣志:修行的起點為何

2022/07.07
圖 / 慧命成長學院
文 / 龍樹EPL第六屆學員 潘宣志
2022四期教育「成佛有你」全球徵文作品欣賞 潘宣志:修行的起點為何

平平十九歲 您了悟生死我卻還在給您擦拭金身 

 

  那天是佛陀出家紀念日,朋友們和我站在三尊金佛的腳邊,還有其他志工,沾溼新抹布,為佛尊淨身,同時那天也是我十九歲生日⋯⋯。 

 

  我始終不明白,為什麽在同樣在我這個年紀的悉達多,會想要離開王宮,去追求一個我想都沒想過、會為我人生帶來什麼不同的解答?過去十九年,如果我和他一樣處在身邊一切皆是美好事物的環境,學習各種知識,練就一身武藝,等著一展長才,我為何要出走?只因為在城門外看見老人、病人和死人?看見一絲解答的希望?就往未知的世界去過餘生。 

 

  我無法像個有八十年人生經歷的人,侃侃而談何謂生老病死在人生當中的意義,且青春難得,我尋那些如同神話一樣的故事中,還很遙遠的真理,對於我處在逐漸迅速、瘋狂的世界中看似不會使我更快樂。而老病死在我過去短短的十九年當中,更不要說是什麼大事;當然看過激勵人心的善良故事、和奮鬥生命的勵志自傳,但是當我回到依舊溫暖的歸宿,當我刷牙、喝水、睡覺時,那些刻痕會在安靜閒適的日常之間消融,隔天不見蹤影。 

 

  成為一名覺者,成佛,要覺的是什麼?一個人在不知道老病死之前的那份童心,我早已記不清楚,從那份單純去理解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;除了晴天霹靂般地體會這個世界之外,還有沒有什麼辦法使我也從那雙眼睛看出去,去聽,去感受我已經忘記我曾如何感受過的,甚至我壓根不曾覺察到的。 

 

  或許我一直想成為更成熟的人的這個想法,想變成能與這個世界相處時更得心應手的渴望,只把我推往離悉達多看見城外事物時,相似當下無比深刻的感受越來越遠而已;會不會漸漸地,我在用我以為變成一個更成熟的、大人的模樣,過生活的同時,我也對生老病死這種生命根本的問題,產生與我本該理解的生命相差的觀點。習慣面向終點、成果的生活模式,使我在人生、淺嚐的修行,抑或是其他種種瑣事,都只記得想著如何去?忘記為何來? 

 

  我手裡拿著剛擰乾的抹布,在金佛的腰際,歪著頭從側邊盯著金佛的眼睛,想著到底他那時十九歲才第一次看見老人、病人、死人,看見修行的人時,究竟在想什麼?淨佛結束之後,我們又在一旁聊天了一會,才啟程回家,路上我看見濱海公路上經過的砂石車,飛速地要往什麼地方去,司機可能正想著趕快到達目的地,之後晚餐要吃什麼⋯⋯。 

四期教育成佛有你全球徵文<佛陀的修行>優選潘宣志得獎感言:

佛學對我來說與其他知識都太不一樣⋯⋯有時候覺得這一切好像都是白費,或許我從來沒懂任何東西,卻有些瞬間會讓我覺得這一切都是莫名安排好的;還好事實是每當我仔細回顧時,都是值得慶幸的。

在我這一年多來不能與其他人相比的心得裡,能多少被認可,已經給我莫大的信心,相信我是可以為了觸及遠方而生。

我只希望可以謹記所有幫助、祝福過我的人,感恩他們給予我的,並捨身般地把這些善良的種子,藉由不屬於我的手和言語,那樣奉獻給下個被幫助、祝福的人。我很珍貴,但重點從來不是我。

>> 觀看 2022靈鷲山四期教育課程總覽 
>> 認識更多靈鷲山成佛藍圖 四期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