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暑期下旬是「龍樹EPL生命和平大學習」的階段課程,也唯有抓住暑假的機會,才得以讓這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青年們抽空前來,在短短五天的共聚一堂,暫別瑣事,敞開心靈,在課程中各自探尋自我的行、思、學。
今年第三階培訓課程,學員們在上院的三乘佛學院上課,彷彿又重溫一次校園時光,教室裡不時傳來討論熱烈的聲音。
隨著學習次第有不同的課程安排:
二年級課程主題規劃,以法華期為主,在具備空性思維以及了解到無我的延伸,來說明菩提心的具體實踐方式以及生活應用。學習如何在群己關係之中的定位,並創造連結和突破自我的力量,如:菩提心、六度、四攝法、社會參與的理論實踐及實務分析…。
一年級課程主題規劃,以阿含期為主,透過法教的學習而對生命進行覺察與反思,建立和法的連結與信心,了解真實諦,如:四聖諦、緣起法、四念住、八正道、四無量心、自我使命的喚醒與啟動、在工作中的覺醒與修行、慈善企業家的分享、全方位生命處境的思考…。
學員們在筆記中,記錄了學習的聞思點滴——
第二屆二年級的汪政緯:「這一次龍樹課程,將東方靈性的佛學與西方哲學的思辨給予完美揉合,徹徹底底地將我的煩惱給一一梳理開來。
佛學到底在學什麼?是在叫我們去做善事成為一個好人嗎? 我認為,這太小看佛學了。佛經的內容在解釋我們為何來到這個世界,這些世界所發生的一切現象到底是怎麼發生的。而當我們知道這個世界的現象與關係後,做善事就會是一個我們發自內心,願意主動去做的事。然而,要怎麼在這混亂的紅塵當中去真正的做善事呢? 這可更是一門學問。
課程邀請到褚士瑩老師來幫我們上課,透過不斷的提問與思辯,讓我們了解自己做的社會工作到底在利益誰。更把我們那面對社會所慣於戴上的偽裝,以及許多自我感覺良好的行為,給一層一層的如實剝開。看到自己那偽善的面貌、釐清自己其實是如此的自私,因而感到慚愧。我認為,唯有這樣真實的面對自己,接受自己的自私,你所做的利益他人之事,才能徹徹底底地幫助他人,同時利益自己。」
第二屆二年級的吳柏璋:「課程教導我們如何哲學思辯,讓我了解到原來佛法跟社會的連結是甚麼,也可以透過別人給我的反饋,讓我知道我在別人眼中是甚麼樣子。
晚上的禪修真的很棒,坐在開山聖殿外晚風徐徐吹來,夏季大三角的的星星們高掛在漆黑的天上,讓上了一天課的我,可以好好的消化學習,創造自己更加多元的生命。」
第三屆一年級的羅玉婷:「始業式上,寶髻法師看著我們每一個人,娓娓告訴我們,能一起坐在這裡是多麼不容易!有些同學因為國家法令限制不能到來、有些同學因為健康因素不能一起學習,因為家庭、因為工作、因為種種因素,他們這次來不了了。我知道齊聚一堂有多不容易…
為了讓我們更明白緣起法,寶祥法師修改教案到凌晨三點!課程前的小活動、深入淺出的教程內容,我相信這都是所有法師、老師們無數個夜晚用生命準備來的。
了意法師也提醒我們,要努力觀修!學習緣起,清楚地照見緣起,而不隨緣起流轉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,社會要走,修行要顧!」
第三屆一年級的高穎琳:「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課是由王智弘老師所帶領的「全方位生命處境的思考」老師其實只是很輕鬆的用兩個回合、不同次第,讓學生去觀察戶外的植物。
學生依循著老師給的指令,漸漸在觀察的過程中逐步明白一種近似超越二元思考的慣用模式,甚至開發出學生在觀察外在以及自心時,能夠跳脫以「我」為觀點—這樣開放式的角度,來看待事物本來的樣子。想必這也是源於老師自己對於生命的追求以及一顆願意分享的心,以至於能夠傳達給學生如此直截而深入的理解!」
第三屆一年級的莊岱蔚:「古來聖賢皆寂寞,我們沒意識到的是:聖賢也得想辦法解決柴米油鹽;而聖賢之所以為聖賢,是因為他學會了坦然面對自己人生的起落與孤獨,不以一時的喜或悲造作更多錯事來找自己麻煩。
是的,坦然而平靜地去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,此即是聖之道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,關鍵是,我們真的有想要好好解決嗎?佛法不是宗教信仰,佛法,是一種生活態度。」
第三屆一年級的傅冠婷:「在許多的人生經驗裡,我發現自利利他其實是一門大學問,也是對智慧的考驗,有時候我們經常以「我」的角度去看待事情,提供「我」認為對方需要的協助,這種互動模式不僅無法確切幫助到他人,更很可能造成對方的困擾,亦或是誤觸對方的底線,成為彼此關係中的癥結點。
而在課程中我了解到「四念住」以及「四無量心」,是學習如何正確自利利他的好開始,藉由「四念住」能覺察自我的身體與心念,進一步洞見無常、苦、無我的智慧,讓生活能逐漸以正念安住,去對治自我的煩惱,讓自己的身心安定,進而能夠以客觀、同理的角度去幫助別人;也藉由「四無量心」,能生起慈悲心,行一切善去利他,乃至發起菩提心,以平等安樂的態度去面對每個生命的接觸,提升自我與他人的生命。」
第三屆一年級的賴子翰:「在慈善企業家分享這們課中,蔡高忠執行長提到了什麼叫做修行?有人說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為,也有人說是要找到生命中的答案。而執行長說的是:『不是要特地的去做什麼儀式,而只是調整自己的心!』
我們常常在生活中流於形式,甚至會去追求排場,而我們比較常見的就是定課,好像要固定得樣子才是一個合格的佛教徒,但我想起了師父的法語:『我常跟弟子說,不管工作有多少、行程有多滿,也不管什麼修法、什麼功課,其實就是一個「照顧念頭」而已。』
調整心跟照顧念頭,我想是一樣的,而照顧好念頭後才能夠修正錯誤的行為,因此大家的目標都一樣,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。有人開始了,我們呢?」